最近不少同学纠结 26Fall 美硕申请:既怕局势不稳定、难度上升,又听说这是 “十年一遇的抄底年”,想趁机搏一把。
那么,26fall申请美国究竟是不是容易捡漏?美国留学申请策略该怎么调整?优越君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
一、为什么说 26Fall 是 “捡漏黄金年”?
26Fall 的 “机会”,源于申请前期的竞争压力下降。这一点跟20Fall是有一点相似的。
20Fall 疫情时,很多人放弃入学,反而让补申和 waitlist 的同学捡了漏,出现了很多不敢想象的录取:有的同学 GPA 2.7 就被哥大录了,有人 GPA 3.0 成功去NYU,还有 GPA 2.5 的同学进了BU。这些在常年“卷到飞起”的申请大环境下,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26Fall 的情况会更微妙点,今年不少同学因对局势的担忧,很多人在申请季之前就已经开始动摇,提前放弃美硕申请,甚至有人干脆选择观望,或者转去申请加拿大、英国、港新等地。
结果就是,美国这边的竞争压力在前期“肉眼可见”地下降了,而英港新则又卷上天了。
但是,美国教育霸主的地位毕竟摆在这里,一旦26fall初期美国申请没什么幺蛾子,原本那些意向是美国不得已转去港新的同学,又会迅速调转枪头,导致竞争加剧。
所以 26Fall 的机会窗口主要在 “前期”,早申请、早投递才能占先机,等观望到最后,很可能错过最佳时机。
二、捡漏最佳申请策略
在这种 “前松后紧” 的年份,我们不建议一直观望,可以按三层逻辑制定策略:
1. 第一层:先锁 “底线校”,稳住心态
无论冲刺多高,先选 3-5 个 “八九成能上” 的项目(比如 GPA、语言刚好达标,往年录取率 60% 以上的学校)。这就像铺好安全网,哪怕冲刺失败,也有保底选项,后续准备时更从容。
2. 第二层:敢冲 “梦校”,别浪费机会往年因竞争激烈,很多人不敢申 Top30、藤校,但今年可以大胆试 —— 比如本科 GPA 3.5、有 1 段相关实习的同学,可冲 Top30 的冷门交叉专业;即便背景有短板,也可尝试藤校的 “职业导向型项目”(如哥大的部分商科项目),这些项目今年可能因申请量下降,放宽对 GPA 的要求。
3. 第三层:材料 “到位”,别光靠 “运气”
捡漏不是 “乱投”,得让材料突出优势、合理化短板:GPA 低就重点写实习 / 科研成果;没标化就靠文书展现职业规划。招生官要的不是 “完美分数”,而是 “有潜力、目标清晰” 的申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