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背景:双非院校
所学专业:机械工程
学术成绩:3.8
语言成绩:雅思7.0
✅ 录取院校及专业:
美国:杜克、JHU、东北大学(智能制造)、UIUC等6所录取;
英国:UCL、曼大、华威、爱丁堡全部录取。
H同学来咨询的时候是大二。学术背景算是中等水平吧,双非ME专业,GPA是3.6左右。
由于是老客户推荐的,学生对我们还是比较信任的,咨询当天,咨询顾问只是根据学生的情况聊了聊申请英美名校,有哪些方向哪些院校可以选择,以当下的背景去申请大概能申请什么档次的学校。如果想要申请更好的学校,需要补充哪些背景。这些聊完以后,当天就签约了。顾问老师在签约后就立刻着手给学生做规划了。
双非背景申请英美顶尖机械工程硕士,往年成功率不到15%。但好在H同学来得早,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可以规划。我们立刻启动致美M1套餐的“长线改造计划”:
一、GPA攻坚:3.6→3.8
我们做的第一件事是拆解后续课程:
重点突破:锁定《流体力学》《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专业课,安排学长提前辅导难点;
选修课策略:加选《Python编程》《工程经济学》,补足交叉学科技能;
结果:大三结束时专业课全A,GPA提升至3.8,核心课成绩单成为申请时的“硬通货”。
大三学期时间规划:
二、提升软背景,实习+科研组合拳
实习:实习安排了两段深度的线下实习,不只是为了经历背书,而是让H同学实打实地学到东西,为后续读博做铺垫。
科研:海外教授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热管理项目
选校方案:美国TOP10冲刺,top20主申请,英国UCL冲刺,王爱曼华保底
文书写作:外籍文书定制
套餐选择:致美M1/Plus升学项目
在择校方面,团队也花了很多心思,美国机械工程硕士竞争激烈,尤其是MIT、斯坦福等顶尖院校,重科研论文+竞赛奖项,且对双非学生极不友好。我们的策略是避开传统ME强校,转向更关注技能迁移能力、交叉领域的新兴项目:
美国方向:主攻专业排名+交叉学科
冲刺:杜克大学ME、JHU工程硕士(ECE方向)
选校逻辑:杜克偏好跨学科背景(用自动化实习匹配机器人控制课程);JHU允许选修机器学习,与学生仿真建模经历契合
主申:东北大学智能制造、UIUC MEng
选校逻辑:东北大学智能制造项目侧重产业化应用,双非录取案例较多;UIUC MEng项目就业导向强,适合有实习积累的学生
保底:佛罗里达大学ME、威斯康星麦迪逊加速硕士
选校逻辑:佛大ME录取门槛相对宽松;威斯康星项目允许缩短学制,性价比高
英国方向:综排优先+细分领域突破
英国院校对双非相对宽容,但G5仍卡本科背景。我们的策略是主攻专业排名高注重课程匹配度强的项目,以及侧重实践技能,实习经历充足即可突围的保底院校
冲刺 UCL机械工程MSc
选校逻辑:全英唯一开设“低碳能源系统”模块的ME项目,与学生电池热管理科研直接相关
保底 曼大先进制造技术、华威智能车辆、爱丁堡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选校逻辑:曼大制造类项目对双非友好(近3年录取均分85+);华威智能车辆侧重自动驾驶,匹配学生编程技能;爱大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新兴专业竞争较小,且课程包含3D打印仿真模块,贴合学生ANSYS经历
院校和专业确定好后,就是根据这些院校的录取偏好和侧重点写文书了。美国的文书上,我们制定了将H同学定位为 “问题解决者”的方案,着重写两段实习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和启发;英国文书上,我们强化学生的“学术基因”,着重课程匹配度和突出学生的职业规划。每篇文书都嵌入目标专业的2-3门核心课程。
英美申请时间线差异大,但H同学配合度极高,团队得以高效推进:
9-10月:优先提交英国申请(UCL/曼大/华威),抢占Rolling审核先机;
11-12月:利用自研文书系统,集中处理美国12所院校文书,利用自研文书系统一键调整格式;
最终录取结果完全符合梯队规划:
美国:杜克、JHU、东北大学(智能制造)、UIUC等6所录取;
英国:UCL、曼大、华威、爱丁堡全部录取。
至此,H同学成功圆梦!我们也祝H同学25Fall一切顺利!
【优越tips】
给双非工科生的建议:
早规划:大二就要锁定目标院校录取偏好(例如:美国重实践、英国重课程匹配度);
技能可视化:ANSYS、MATLAB、Python三件套,比竞赛奖项更能打动工科审核官;
选专业>选学校:杜克ME排名不如普渡,但交叉学科特性让双非学生更容易突围。
当然,如果你想申请英美港新澳/本硕博名校,我们有非常丰富的申请经验,目前在25Fall申请中已拿到4500+枚offer。可以点击【在线咨询】,会给你匹配最合适的顾问,让你26Fall抢占先机!👇👇
以上是【【美国硕士】双非逆袭TOP6!斩获杜克、JHU、UCL等7份顶尖ME offer!】相关的全部内容,查看更多【美国本科留学】相关资讯可前往【优越留学】首页!详细申请规划及方案定制请预约优越留学顾问为你一对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