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排名 英国签证动态 英国名校推荐 英国消费指南 魅力英国摄影大赛
英国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特点 英国留学市场 留学现状与形势 留学就业前景 学历认可度 英国留学费用 英国奖学金
英国语言学校 英国高中申请 英国预科申请 英国本科申请 英国硕士预科 英国硕士申请 个人陈述专区 成绩单专区 重点专业介绍 大学重点介绍 英国大学排名 语言考试介绍
英国留学签证 英国学生签证 旅游探亲访友 技术类签证 工作许可
赴英准备 生活英语 吃住信息 生活信息 穿着时尚 英国出行 英国娱乐 英国工作 银行开户 英国电信
 
英国留学中介
英国留学签证办理
美国留学申请
英国大学申请
英国留学申请
英国留学问题
英国预科申请
英国大学综合排名
英国留学消费指南
英国留学交友
 
英国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英国留学生活 -> 生活信息 -> 一个留英学生眼中的英国和英国人

一个留英学生眼中的英国和英国人

出处: 互联网 , 已经有 人浏览过此页面, 发表时间: 2010-11-27
 
  “英国对中国人来说,只有这样的孩子才适合呆,”一个北京籍的学生如此这般下结论,“这孩子必须吃素,必须学佛,还必须能常常一个人没事呆着也舒服。

  这样的孩子在英国,尤其是在约克这种小地方才不会觉得闷。”不错,我就是“这样的孩子”,留学生们纷纷抱怨日子单调,我没有附和。当然,玩笑归玩笑,平心而论,学生生活难免相对单调,课业压力,费用局限,加上语言障碍,前途隐忧,很少人有时间有心情去广交朋友,大换花样,让日子丰富多彩。何况英国小国寡民,大体上还颇为厚古薄今,故而有人从繁华热闹一下来到古朴安静,很不习惯。实际上,英国环境洁雅,空气清新,古迹遍地,又不乏风景优美之所在,娱乐消闲动静兼宜,既有很开阔的空间发思古之幽情,也足以给人较强烈的文化差异冲击,不失为一个耐人寻味的国家。

  约克小地方约克(York)就是一个典型的英国小城。她不过方圆数英里,人口十几万,市中心区和我故乡广西南丹城关镇差不多,却是“历史名城”,每年从英国本土和世界各地来的观光客不下百万。人人都知道的美国纽约(NewYork),就是“新约克”之意,有句谚语“城市美如斯,复以命名字”(A city is so nice, name it twice),典从此出。可见当初纽约还是蛮荒之地时,约克就已使那些拓荒者魂牵梦萦。
  
  公元71年,罗马人在奥斯(Ouse)河和福司(Foss)河分流的岸边始建营地,命名艾波罗肯(Eboracum),意为“紫杉林地”,即约克前身。及至3世纪,“林地”发展为下不列颠(LowerBritain)的都城。然后历经君士坦丁人,丹麦海盗,盎克鲁撒克逊人,哥特人的统治,到中世纪,这里商业繁荣,各种同业行会齐全,成为英格兰仅亚于伦敦的第二大城市。14世纪查理二世治下,约克市长是当时唯一能与伦敦市长享有相同荣誉头衔的勋爵。17,18世纪,约克还是数代英王青睐的北部都市,他们到此设立办公中心,参加赛马会,看戏跳舞;直到工业化席卷欧美,其光华才渐渐被新兴的工业城市所遮盖。

  如果时光倒流两三百年,也许这里会让留学生们兴奋一些。但肯定会有人说,那时中国正值康乾盛世,约克怎及扬州苏杭之类的风流繁华?这样比下去是不会有结果的。南京籍的学生就对约克人引以为豪的中世纪城墙不以为然:“这也叫城墙?南京的城墙可以在上面开车。这只能叫‘一堵墙’。”我不禁莞尔,比法虽有欠公允,而恋乡情结尚是可喜。

  这‘一堵墙’绕城而建,串联四个踞守要道的大城门,将1平方公里市中心区环抱在内,是哥特人当年为加强城防而设计。和中国很多城墙不同的是,它墙垛是单列的,只有朝城外那一面,看来方便守兵上窜下跳,利于对外作战和逃跑,但似乎无意防内乱。毕竟,若真内外夹攻,一列墙垛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这样倒还省事省料。墙上容2,3人并行,最宽处约2米,全长近5千米;墙下种满旱地水仙,春暖花开时,一大带鹅黄嫩绿衬白墙,煞是好看。此外还有些1世纪罗马城墙残迹,一部分可在市内寻到,一部分只能去博物馆参观了。

  由于历史比较悠久,统治民族更换不少,约克城内建筑风格十分丰富。虽然时代变迁,一些古貌已经湮灭,但精华处作为英格兰历史的一部分,都被保存完好,赋予了这小城独特的魅力。城中最具代表性建筑是十字形的约克大教堂,非常雄伟,其尖顶很有几分穿云之势,而玻璃彩绘美奂美仑,名闻四海。它是北部欧洲最大的哥特式教堂,有着号称世界第一的哥特式中殿,但始建于1220年,所以南北翼留有早期英式风格;地下室却是罗马风格。至于其它局部和无数装饰,更有难以概全的风格,来自不同时代,不同名家。最新的风格该是“现代英童式”:1984年,据说因任命一位有争议的大主教惹怒了上帝,神灵雷劈教堂,烧掉南翼殿顶部连同上面68个圆形浮雕,后来重建时选用了6个儿童竞赛作品,其中一个雕的是宇航员登月,十分稚拙可爱。全英最大的钟也属于这里,叫“大彼得”,直径约2.44米,重10吨,由于维修费过于昂贵,今年,教堂打算造六口1至3吨重的钟来分担其工作,并作为女王母亲百岁寿辰的献礼,届时“奏响全王国最深沉的钟鸣”。教堂里触目多为古董,几乎每块砖都有个说法,不胜枚举。在英国乃自欧洲各地旅游,教堂总是一大景观,这有点类似在中国游名山必访古寺。余光中深感:“一座悠久而宏伟的大教堂,何止是宗教的圣殿,也是历史的证明,建筑的典范,帝王与高僧的冥寝,经卷与文献的守卫,名画与雕刻的珍藏。这一切,甚至比博物馆还要生动自然,因为一个民族真是这么生活过来的,带着希望与传说,恐惧与安慰。”除了古迹之外,城内外还有大大小小十来个博物馆,较特别的是国家铁路博物馆,也号称“世界第一大”;“爱维海盗中心”,展示10世纪被丹麦海盗占领了数十年,并改名为“爱维”(Jovik)的约克城;海盗风格的建筑如今已荡然无存,只有几个丹麦式街名留下。虽然这里古建筑多,但整个城市色调颇为朴淡清新,不觉低沉;阳光普照时,还有几分明媚。大概是因为建筑物多用较为细腻的灰白色石料,红砖红瓦,抑或漆上白色之故,比起爱丁堡的深灰,咖啡色系的粗砖石建筑群,要显轻快一些。伦敦色调也和约克差不多(当然,规模气派得另当别论)。也许从这选料用色,可以看出一点英格兰与苏格兰的差别端倪。

  约克是约克郡的中心城市,这意味着有数十个比她还小巧的村镇环绕周围。我比较感兴趣的是Haworth,因为那儿有勃朗特三姐妹的故居,而夏绿蒂。勃朗特是我喜欢的英国作家之一,当年的学士论文就以她的〈简。爱>为题。为了写论文,那本书翻得脱了线,英格兰乡村风光从此在心中挥之不去。只不知到底罗切斯特的庄园和约翰的小教堂座落何处,若有时间真该去探访探访。

  今天天气说到英格兰乡村风光,或但凡说到英国风光,都不能不令人想起英国举世闻名的天气。因为天气的变化,确实直接联系着风光的视觉效果以及观光者的心情,而英国的天气是极不可靠的。这一刻阳光普照,下一刻有可能刮风下雨,也可能会下大雪;今天是夏天,明天有可能就变成冬天,也可能是春天。所以英国人见面寒喧以“今天天气”为开场白,和中国人以“吃了么”打招呼一样自然,表明了长期以来,英人对天气的关心程度不亚于国人对吃饭问题的关心。

  不过现在这种传统似渐渐消失,并非天气变好了,而是交通工具发达,暖气设施无处不在,防水外套花样也不少,人们出门带不带雨具,穿多穿少没多大关系。

  来英以为,这里出门必人手一伞,谁知刚好相反,都直接让雨淋着,因为常是小雨或中雨,淋一下不要紧。而雨大时风也太大,很容易就能把伞掀翻吹破,一把破伞还在风里把人拖来带去,直任冷雨无情,斯文扫地。我的斯文就这样被扫了好几次,后来学个乖,再也不撑桑.尽管设施的现代化降低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的关心,天气好坏带来的影响还是很明显。阳光在英国可比黄金,极为难得。也正由于难得,一切在灿烂晴空下格外清朗,那日子就象被阳光镀了金,让人留恋。春天,尤其夏天,见到太阳的机率升高,如果它一天坚持露脸6小时以上,就会有很多人停下工作学习去享受阳光,踢球的,跑步的,到草地上或躺或坐,聊天,看书,午饭,睡觉。最受欢迎的花园酒会都是在此时举办:碧蓝的云天,鲜红的草莓,洁白的奶油,透亮的酒水,翠绿的草地树荫,耀眼的笑容和吊带薄纱裙……玫瑰芬芳,和风低唱。“夏去夏来天鹅死”(“After many a summer dies the swan”),好时光纵然甜美,终究短暂,难怪有英国人认为“夏日午后”(summer afternoon)是英文里最漂亮的词串,每个英国人的心中,都珍藏着一个仲夏的热梦。至于坏天气的影响,据我观察,几达摧残人性的地步。英国坏天气说来就来,不说也来,特别是漫漫长冬,凄风苦雨,就算暖气再充沛也无济于事,许多人表情僵硬,笑容吝啬,如丧考妣。骂天气的英国人不计其数,“名骂”亦不少,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且列举其中一二:

  英国的天气引发出全世界力道最足的殖民冲动(“The climate of England has been theworld’s most powerful colonizing impulse.”)。___罗素. 我不想改变英国的任何东西,除了天气。(“I don’t desire to change anything in England except the weather.”)。____王尔德.若把罗素名言“现代化”“平民化”,可以这么说:“英国的天气造就了全世界最疯狂的球迷。”想来留学生们嫌英国闷,天气也是重要原因。还好,暂时没发现谁像球迷一样憋着那么大的爆发力,许是用在学习上了,又也许仍在积累中罢.

  话说回来,除了变幻无常,雨云过多之外,英国的天气并不太糟。冬天温度通常在摄氏零下5度至摄氏6度之间,夏天则8至25度,不很冷也不很热,甚至可以说相当温和。而且,冬天时大可欣赏枯树寒塘鸭戏水,试看疏星冷月如何照孤影;当风雨不期而,铅云密布,可以欣赏典型英国女孩象牙般面孔上深深的英式忧郁,或者自己偶尔来个中式忧郁,“惆怅旧欢如梦”,也是种享受。若干年后,眼前一切也会成为往事,往事带着雨,岂不更令人追怀。这些冷艳清绝之美不付点代价自然是欣赏不到的,所以就不必抱怨天气了。英国经典小说里,不就多是这种天气下的“英格兰乡村风光”吗?在简爱或苔丝漏夜出奔的地方,多少年来一直斜雨飘忽。苍茫的旷野,天地一色;远树弥漫,曲径荒幽。芜坡缓处,矗立着灰色的城堡或小教堂,十数间爬着乱藤印满苔痕的瓦顶石屋木房,疏落散布……事实上,虽然此类风光的色调以浓,灰为主,但只要有草地,感觉就明亮很多。英国草地一年四季大都绿得赏心悦目,而且简直跟其野鸭一样经风耐雨,鲜鲜活活到处都是。野鸭是应该补记一笔的。无论天气如何变幻,英国的鸭子们好象总是最快乐的一群。它们是如此适应英国生活,以至凡有塘水处,必有野鸭。我从华兹华斯居留的湖区水畔,到徐志摩再别的康河桥边,从苏格兰爱丁堡校园的LOCH(“湖”,方言),到英格兰约克校园的LAKE,都少不了喂喂它们。学校里每到吃饭时间,鸭们总会盯住学生厨房,一旦发现有人,立刻聒噪着摇摆到窗下候食。英国动物保护法完善,且禽类里英人独爱吃鸡,故野鸭子无性命之虞。常听中国学生讨论该拿<相关咨询请拨打400 666 1553(中国)0203 206 1211(英国) 或发邮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国)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英国
 
留学生活社会絮语:“我是中国人” 小记伦敦郊外的夜晚
* 网站信息版权声明 *
   1. 如要转载本网站原创文章, 请注明出处: 优越教育网 (http://www.peccn.com)
   2.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 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 本网站不承担文章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 公司简介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hina (上海): 中国上海市浦东, 世纪大道88号, 金茂大厦, 31楼, 200120, 电话: +86 400 666 1553, 传真:+86 (0)21 2890 9999

London (伦敦): The Space Liverpool Street,14 New Street,London EC2M 4HE, 电话 : +44(0)203 949 6719,传真 :+44(0)203 949 6719

PECCN.COM    2010-2015    网站版权为 英国优越国际 (伦敦&上海) 所有    英国工商局注册号: 0709 2225    沪ICP备110023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