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大学排名 英国签证动态 英国名校推荐 英国消费指南 魅力英国摄影大赛
英国教育制度 英国教育特点 英国留学市场 留学现状与形势 留学就业前景 学历认可度 英国留学费用 英国奖学金
英国语言学校 英国高中申请 英国预科申请 英国本科申请 英国硕士预科 英国硕士申请 个人陈述专区 成绩单专区 重点专业介绍 大学重点介绍 英国大学排名 语言考试介绍
英国留学签证 英国学生签证 旅游探亲访友 技术类签证 工作许可
赴英准备 生活英语 吃住信息 生活信息 穿着时尚 英国出行 英国娱乐 英国工作 银行开户 英国电信
 
英国留学中介
英国留学签证办理
美国留学申请
英国大学申请
英国留学申请
英国留学问题
英国预科申请
英国大学综合排名
英国留学消费指南
英国留学交友
 
英国天气预报
当前位置: 首页 -> 英国留学生活 -> 生活信息 -> 衣食住行在英国

衣食住行在英国

出处: 互联网 , 已经有 人浏览过此页面, 发表时间: 2010-11-25
 
(一)衣

说到穿衣,人们必然会想到英国绅士风度翩翩,西服革履,我来之前也这样想。实际上并非如此。除了有的工作场合,男人一般不着西装。大多数时候人们衣著随便。休闲是这里的主要潮流。在大学里,甚至大学教授,平时也只是夹克、衬衫或体恤衫。休闲鞋。女士们上班族自然穿套装,或著制服。但如果你走在街上,看到的可就五花八门了。与男士的衬衫体恤相比,女士们的衣著要丰富多采的多。各种长裙,短裙,吊带裙,长袖,短袖,背心,细跟鞋,粗跟鞋,松糕鞋。

说到衣着,得先说说英国的天气。英国是个岛国,纬度较高,属典型的温带海洋气候,因此冬暖夏凉。这就形成了与我们中国北方完全不同的衣着特色。这里的四季不明显。北方人有句老话叫“二八月,乱穿衣”,说的是换季时节,天气变化大,人们的穿著的差别也较大。在英国可以说是一年四季乱穿衣。冬天,这里的温度最低也就是零下几度,人们通常是一件厚外套,可能是棉袄或呢大衣,里面就是衬衫。下面永远是一条裤子或裙。这里的人们的耐寒性特别强。特别是老年妇女,为保持传统,永远都是裙装,薄薄的丝袜。据说英国有好多人患有风湿病,这也难怪。

英国我们看不到四季的变化对人们的衣着有什么影响。因为气候的变化无常,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在七八月份有的穿着棉外套,而在一月份的一个晴天,我曾看见一个小伙子只穿一件短袖衫骑着单车飞驰而过。

服饰的颜色也与中国有很大不同,这里我们见不到在中国常见的大红大绿,那么五彩缤纷,那么夸张豪放,这里总体色调是黑灰。女孩子的打扮通常都是黑衣黑裙,黑是这里永远的流行色。我来之前曾在国内买了一件深棕色尼子半大衣,穿在身上时曾惹来众多非议,大多说我年纪轻轻,干嘛买这种颜色。可到了英国之后,竟觉得与这里的总体色调这样协调统一,穿得怡然自得,反而我的桃红色羊毛衫显得好土.

另外一个与国内完全不同的特点是女人穿凉鞋时从来不穿袜子。在国内如果正式场合这样穿著显得过于随便,给人一种不礼貌的感觉。在这里虽然夏天气温跟国内没法比,但女人是从来不穿袜子的,即使是最隆重的场合,大概是习惯和观念完全相反吧。

英国普通人对衣服的面料不是太重视。服装并不讲究什么“纯棉”“纯毛”。款式和牌子最重要。面料可以是尼龙化纤,甚至塑料。只要是fashion(流行)的,就有人买。这也和英国的气候条件有关。英国常年多雨,所以件件衣裳都是防雨衣。

说到服装,还想说说英国的鞋。英国皮鞋质量好是世界公认的。虽然不象意大利皮鞋那样领导世界潮流,但舒服结实耐穿无与伦比。我知道的牌子就只有“马丁博士”和“奇乐”,一个英国朋友曾说他脚上的“马丁博士”穿了七年,还准备再穿三年。让我大吃一惊。所以许多中国朋友回国时都带一大堆英国鞋。

(二)食

对中国人来说,食在英国是痛苦的。也许在全世界都是这样,不过可能很多人觉得在英国更痛苦。英国最典型最具有英国特色的食品当之无愧的是“鱼薯条”,就是一块炸鳕鱼和几块“薯条”,说是薯条不如说是薯块,因为大的惊人。这就是英国人最喜爱的传统的英国快餐,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什么吃食姓“英”。可能因为确实没有什么特色的东西,所以餐饮业充斥?舶来品。麦当劳、汉堡王、意大利批萨饼、印度餐馆、中国餐馆和外卖店彼彼皆是。可是除了美国快餐还能保持原汁原味外,批萨饼,中国菜早以面目全非。

我们没在英国人家里住过,英国人每天吃什么,我一直都很好奇。好在我们家曾住过一个“全盘英化”的北京女孩,据说她来英国的两年间从未自己煮过中餐,从她的饮食习惯中我们也能一窥全豹吧。早晨,一杯英国红茶,一碗半脱脂牛奶,里面加入一根切成小块的香蕉外加少许燕麦片或玉米片。午餐,自制三明治,成份为面包片夹猪肉火腿生菜叶奶酪罐头酸黄瓜。晚餐,水煮意大利面条鸡腿西兰花拌沙拉酱。夜宵有酸奶或冰激淋。当然这只是她一天的食谱。不过其他英国菜的作法也差不多。我看着她稍嫌丰满的身躯诧异不已,难以想象她也是个中国人,竟然能常年接受这样的食品。对我来说甭说别的,我喝过两次加了冷牛奶的英国茶,两次都肚子疼得要上厕所,以后再也不敢沾英国茶的边。至于什么酸奶乳酪,牛油沙拉酱,更是不知如何能烹之佐之食之。好在中国城的中国杂货店中什么调料都有,要吃什么就照着从国内带来的四季菜谱,自己弄一个,总算对得起自己的胃口。

一次一个中国朋友要回国,我们的英国朋友请她和我一起去家里吃午餐表送别之意。我就借光体验了一下英国人请客的饭菜。谈了一会儿天之后,我们按宾主之分就到了餐桌座前,每个人的面前摆好了一个大盘子和刀叉。接着英国朋友的夫人把准备好的东西摆上了桌,计有米饭一大盘,烤箱烘焙好的蘑菇鸡一盆,白水煮的土豆,胡萝卜,西兰花一大盆。将蘑菇鸡每人分一份之后,米饭蔬菜自取,想吃多少吃多少。鸡的味道还能接受,水煮蔬菜就差了点,米饭也不知用什么锅煮的,味道很怪,有种剩饭的味道。我们很快吃完了自己的那一份,正餐就算完了,接下来上了甜点,倒还好吃,我们都没太吃饱,有了这个,肚皮也就满足了。这也算请人吃饭吗?饱都吃不饱!不过我们绝不能怀疑主人请客的诚意,因为英国人也实在就是这样吃饭的。

英国吃中餐不难,难的是吃地道的中餐。听说我所在的这个城市,中餐馆的质量据说在英国还是较高的。但对我们北方人来讲,吃广东或香港风味的中餐还是不惯,更何况早已英国化了。举个例子,英国人最爱吃的中菜是“咕老肉”“柠檬鸡”,都是甜甜酸酸的东西,一点肉的原汁香味都吃不出。说到吃肉,中国人也是个个一脸痛苦。不知怎的,我们觉得英国的肉就是不香。鸡肉不用说了,现代化饲养场生产出的肉鸡恐怕大家都领教过了,还有一种火鸡肉,就是西方圣诞节的传统食品,当然平时也有的卖,肉质粗糙,什么味道都没有。牛肉大部份人压根就不敢吃,英国的疯牛病
可是挺吓人。猪肉倒是很普遍,可我本人一吃猪肉就觉得有股怪味就作呕,不知为何,后来发现很多人跟我一个毛病,原因据说是英国对猪实施“人道主义”,(或叫“猪道主义”?),怕猪痛苦杀猪不用刀,一律电死,不放血。这样猪安祥无痛苦的死去,猪肉却变得难以下咽了。

不爱吃肉就吃蔬菜,在英国吃蔬菜同样吃的人愁眉苦脸。辣椒不辣,黄瓜不香,西红柿不甜,土豆不面。外表也同中国有很大差别。黄瓜又粗又大,西红柿却极小,有一种称作“沙拉”西红柿的,跟樱桃大小差不多。辣椒也是特大,而且不仅有红绿的,还有橙黄的辣椒。皮特厚,就是没有辣椒味。卷心大头菜象个铁疙瘩,不小心掉到脚面上能砸碎脚骨。至于韭菜、菠菜、油菜,是基本上没买过,比羊肉都贵。

英国的蔬菜大都是从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国进口的,水果也不例外,不过我们对英国的水果还比较满意。品种多而且质量好,都是又大又甜又多汁,价钱又不贵从新西兰运来的弥猴桃,又称“奇异果”,一年四季都有,价钱核算起来,跟国内差不多。

说到饮食,不能不提到酒。英国最有名的酒当然是苏格兰威士忌了。不过我们暂时无福消受,在行礼箱深处珍藏?的是准备回国送给亲友的。法国的白兰地和葡萄酒倒还常饮,当然最平常喝的还是“生啤”和“拉格”,味道都是苦苦的,不知道英国人何以每夜都在他们面前俯首称臣。

(三)住  

英国的住房对我们来说,还是有较大的吸引力的。首先吸引我的是建筑的特色。当今世界也只有英国还保持着欧洲中世纪时代的建筑风格吧。无论是建商业用楼,还是部门,学校,厚重的石壁,拱园的门窗,风格依旧。试想中国新建的高楼大厦全部雕梁画栋!这种建筑从外表上看就给人一种坚固稳定的感觉,一如英国人保守谨慎的作风。

居民的住宅一律是二层的独立和半独立屋。只有在市中心才有少数高层公寓。当然住的都是穷人。英国的建筑就是低矮,我在伦敦也没见过几个超过六层的高楼大厦。居民住宅都散布在城郊,一个区一个特色,所谓特色即是样式颜色一致,我从飞机上向下看时就是一座座环抱在绿树草丛中的小房子象玩具积木一样整整齐齐,体现了开发商的精心规划

建筑的坚固决定了建筑物的寿命持久,哪位英国朋友说他住在一百年以上的老房子里决不出奇。七十几年的房子同七年的房子你绝对看不出分别。房顶上的瓦片决不会脱落或漏雨。不管是独立屋还是半独立屋,前后都有花园,大部份有停车位。房屋一般是上下两层,也有的三层。通常是楼下是客厅和厨房,楼上是卧室。在我们国内这叫“越层式”,是非常豪华的住宅,一般人是住不起的。不过在英国,我还没见过不“越层”的房子呢。

我们家现在住的是排屋,共四层,我们在楼下一二层,楼下的好处是前面有停车的院子,后面有个小花园,楼上那家就什么都没有了。也许他们有些愤愤不平吧,于是也经常使用使用我们的前后院,不过用途就搞错,他们把我们的院子当成了拉圾箱,只知道往下扔个烟头狗粪什么的

虽然我们的邻居不太友善,但英国人也是有高有低嘛,我们住的地方本身就是贫民区,还指望着能与外交大臣为邻吗?何况室内的硬件还是先进的。首先我们有了自己的小锅炉,可以自己随时烧热水洗澡和烧暖气。其次有烤炉,可以烤鸡烤鸭烤鱼,再次还有火警报警器,我们炒菜烧热油时或朋友吸烟时,电子鼻会毫不留情地铃声大作起来,如果你不立即打开门窗,没准三五分钟后救火车就呼啸而来了.

英国人守旧一点儿不假,房子外面是几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室内装修也是如此。现在的中国人爱赶时髦,室内装修是一个潮流接?一个潮流,什么地板彩漆铝合金窗,竞相与国际接轨。英国人却无动于衷,家家还是地毯壁纸,不知沿袭了几多年。家俱也尽是些古董,好多人还争相买二手家俱呢。

近年来英国经济复苏,房地产的价格也日新月异,据说伦敦金融城的职员用年终分红置业,也令到伦敦周边房价暴涨。房屋,永远都是身家的体现。不拥有自己房子的人,总象是漂泊无根。

(四)行

英国没有汽车虽不象在美国一样寸步难行,也确实不太方便。这也是如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穷人之所以都住在市中心的原因。富人区都在远郊,没有车寸步难行。留学生当然都集相关咨询请拨打400 666 1553(中国)0203 206 1211(英国) 或发邮件到china@peinternational.co.uk(中国)enquiry@peinternational.co.uk (英国
 
海外的中国劳工过得不容易 为挣钱养家甘愿吃苦 社会文化
* 网站信息版权声明 *
   1. 如要转载本网站原创文章, 请注明出处: 优越教育网 (http://www.peccn.com)
   2. 本网站转载的文章, 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 本网站不承担文章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 公司简介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China (上海): 中国上海市浦东, 世纪大道88号, 金茂大厦, 31楼, 200120, 电话: +86 400 666 1553, 传真:+86 (0)21 2890 9999

London (伦敦): The Space Liverpool Street,14 New Street,London EC2M 4HE, 电话 : +44(0)203 949 6719,传真 :+44(0)203 949 6719

PECCN.COM    2010-2015    网站版权为 英国优越国际 (伦敦&上海) 所有    英国工商局注册号: 0709 2225    沪ICP备11002313号